家长之间大多都不太熟,属于参加幼儿园活动互相照个面的状态。孩子呢,他们天天在学校一起游戏玩耍,是很要好的朋友。所以我不能因为和对方家长不熟,拒绝孩子们的社交。
就像去年脸书上这个小男孩,一名叫泰迪的男孩过6岁生日,他妈妈为他举办了生日派对,并定好了40个披萨。却不想当天邀请的有32位同学和家长缺席,只留下满桌披萨和泰迪一人。
你看照片里的泰迪脸上挂满了失落,让人心疼呀。
倘若我拒绝女儿同学妈妈的邀请,想必生日那天,小寿星的脸上也会挂着和泰迪同样的失落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邀请同学玩、做客,过生日这样的事也多起来。他们这个年纪,不会有什么隆重的聚会,多是一些邀请你来我家,明天去她家玩的事。看起来像过家家,却是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社交活动,我们能支持就尽量支持下。
有时候我们还要做孩子社交后面的帮手。
01
有段时间,女儿吵着不想去幼儿园,说幼儿园不好玩。回家也一副心情不爽的样子,脾气一点就燃。
几次沟通后,我得知她是和好朋友琪琪吵架了。
琪琪是女儿进幼儿园后玩的第一个好朋友,和琪琪闹矛盾,无疑是女儿天大的事了。
女儿告诉我,说琪琪抢了她的东西,还饶了她耳朵没跟她道歉。而我在琪琪妈妈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琪琪说女儿也抓了她的头发。
孩子间的打闹有时很难判定谁对谁错,除非亲眼看到,所以我也不好责怪谁对谁错。了解到情况之后,只对女儿安抚了一会。
你一定在想,天哪,小屁孩的矛盾竟然这么复杂。你想的没错,孩子也有小心眼的时候。
02
网上听到很多“不要帮孩子社交,让孩子自己做主”之类的声音。我赞同这个观点,但又不完全赞同。
我理解的“帮”分两种情况。
当然我赞同第一种“帮”,第二种我更觉得有替孩子社交的嫌疑了。替孩子社交的举例,生活中很多,最为常见的是孩子间打闹。
比如A孩子把B孩子打了,B孩子的家长就告诉他:“下次打你,你就狠狠地打回去”;或者教他远离A孩子“不要跟打人的坏孩子玩”。
事实上呢,孩子们的矛盾没有上升到那么严重,他们只是一时不懂得如何化解罢了。但被我们这么一插足,矛盾就升级变严重了。
女儿班上就有一个同学,家长敏感,稍有擦碰就很紧张,觉得自己孩子受欺负委屈了,要找老师找家长。所以两个学期,她还没交到能玩到一块的朋友。这孩子也敏感,别人碰到她,她就和对方说不跟你玩了。
我倒觉得,这位家长如果放松一点,不把孩子一些小矛盾看的那么严重,或者有矛盾了,正面引导孩子,或许结果会没这么糟糕。
他可以告诉孩子,若有人打到你了,可以寻求老师帮忙;或者大声把感受说出来,让对方知道自己生气了,需要对方道歉等等。教会并帮助自己孩子学会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遇事孩子就懂得应对了。
03
我发现身边不少大人,有点爱替孩子择友的趋势。
比如,自家孩子有好的习惯,不挑食爱卫生。于是呢,就不希望孩子接触那些挑食邋遢的小朋友,担心被带坏了习惯。
还比如,按照家长之间是否谈得来,决定孩子跟对方要不要继续交往。见过一些家长,就因为家境差距,有意让孩子远离对方孩子。
在成人眼里,朋友有好坏之分,男女之别,地位之别。其实孩子眼里只有单纯的一起玩得高兴。
若要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标准择友,那他们会失去很多,本会成为好朋友的人。再说那也不是他们喜欢的朋友,是我们喜欢的朋友的样子罢了。
所以还是尊重孩子之间没有挑剔、攀比的单纯交友吧。至于我们的择友标准和担忧,可以暂时先收起来。
等孩子再长大一些的时候,他们会慢慢意识到并区别,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损友。
04在孩子的社交上,有种放风筝需要舍得放线及时收线的感觉。不能管的太严,给孩子没了自由和选择权利的束缚;也不能放着不管,给孩子留下在社交无助中的彷徨。
在他感到不知所措时,敏锐地洞察他的异常,并和他一起应对面临的问题。给他看看社交类绘本,让他从故事中领悟一些方法;给他讲一些我们儿时遇到相同问题时的感受和做法;相信他和朋友之间的友谊,尊重并给予支持。
小鸟翅膀总有硬朗的时候,孩子会有长大的一天,他们需要朋友如我们需要食物。1.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带给孩子健康、自信和自尊。
2.会说话不等于会社交,非语言信息要远大于语言信息。
3.每个人对社交的需求不同,幸福和生存能力并不取决于社交能力,内向的人也可以很幸福。
有一些封闭的家庭,他的婚姻反而更加稳定,一个人的幸福和生存能力不只取决于社交能力。有的人不需要跟很多人社交,有的人每天都要跟很多人社交。社交有没有障碍,在于你是不是想跟人社交,有一些人一辈子就一两个好朋友也不影响到他的幸福。那会不会影响到他的生存呢?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会社交,他以后的工作机会就少。实际上重要的不是因为他不会社交,工作机会少,而是孩子需要一个适合他性格的职业。所以不要强迫孩子去跟人家社交,而是要注意孩子以后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他的职业。
4.网络时代改变了人际关系,大家知道你们现在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孩子5岁,你培养的目标是未来15年,你培养的目标是未来的教育,不是为现在服务的,不要用现在的这种社会标准去培养未来的孩子。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非常大,对于这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他们面对面的沟通会很困难,压力很大,那么他可以在网络上很好的沟通,当然网络沟通也有一定的规则。网络不仅可以沟通,他还可以在上面交流、找工作,不需要在现实中跟人交往都没有问题,所以说希望家长们能够意识到社交能力并不仅仅是说话的能力,内向的孩子也不要过于困扰。
社交能力有哪些?
1、情绪的认识与控制能力。就是对自己情绪的认识,比如说什么叫愤怒?孩子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是悲伤难过,或者是委屈?他要有分辨力,而且能够表达出来。对自己的情绪有一种自控的能力。比如说这时候很愤怒,但是不能爆发出来,那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释放自己的情绪?
2.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家里有两个孩子,你就会发现可能一个孩子一看父母脸色不对就开始变乖,另外一个则不懂。这就是他们的理解能力有差异,所以识别别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是我们交往的一个重要能力。
3、表达能力。怎么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或者通过肢体的表达出来。
4、环境应变能力。即当环境变化的时候,会调整自己。比如说有一些孩子跟爷爷奶奶在家,他就会乖一点,爷爷奶奶比较宠爱她,这种孩子他的情商比较高,他会知道环境变化了。有调查显示三代同堂家庭的孩子情商更高,也就是说孩子们懂得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下应该说什么话,应该怎么表达,这就叫环境的应变能力。
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
1、触觉发育不良,比如说剖腹产的孩子,几乎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就容易出现脾气不好,脾气难以控制,胆小等等的问题。这个问题孩子10岁之前是可以进行调整的。你的孩子有没有触觉发育的问题呢?可以到青蓝感统来咨询。
2、镜像神经元,这是在1997年发现的,叫感同身受的能力。镜像就是比如别人手上被刀割了一下,你也会觉得痛。这个能力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识别别人的感觉,别人的情绪,这也是我们交往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有一些孩子,可能先天会差一些。神经的因素都有好和差的差别,比如说有一类叫“自闭症”,有调查说自闭症孩子的镜像神经元发育就不够好,其中有一类自闭症的孩子不是不跟人交往,他很爱跟人交往,但是他不知道别人想什么,最终是没有办法跟人好好交往的,最终这样的孩子也要送到特殊学校去。镜像神经元的出现实际上颠覆了我们很多教育学哲学的一些观点,认为都是后天养成的,其实不是。
3、先天气质。孩子之间先天气质差异非常大。孩子的适应性、活动性、还有一些区域性先天的差异非常大。曾经有一个科学家,他做过一个大规模的双胞胎的实验。他就想要看一下究竟哪些能力遗传的因素占的比较大,结果占第一位的是是社会能力和领导力。有一些家长问我为什么他的孩子没有领导力,身边还有朋友的孩子也去学领导力了,学到10岁,他还是跟在人家后面。领导力在这些遗传相关性的因素里面,排在第一位。而第二位是容不容易遵守规则,容不容易被训练。所以家长不要强迫孩子,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何对待先天不足的孩子?
1.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做一些触觉训练,可以与青蓝感统联系做一些测试,做相关训练。
2.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有一些孩子先天就内向,他不愿意过多的交往,那么家长不要强迫他。比如说有一些比较小的孩子,他不愿意叫人家,而家长就一定要他叫。其实在学龄前,我认为可以给孩子让他成长和适应的空间,不要强迫孩子。
3.学会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在这一点上家长要对孩子有耐心,特别是面对两个孩子中那个不识相的,更要耐心一些,不要讲:“你看一下你姐姐多懂事,你怎么这样。”他是由于先天造成的不容易理解别人的情绪,不懂得看人家脸色,这些孩子更要耐心的去教他,然后要让他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高兴就哭,有些家长说“哭哭哭就知道哭。”你要问他为什么哭,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因为有些孩子他不会说,就一直哭,这样子的话家长要教他,
4、用游戏和故事帮助孩子体验别人的感受,比如说这个故事里面,小猫被冤枉了,她觉得很委屈,这叫“委屈”。做游戏的话,可以跟孩子交换一下角色,轮流扮演小王子和魔鬼来体验一下里面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
下面就跟大家说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首先什么样的孩子是受欢迎的?统计出来的一个数据表明,小学生中受欢迎的是友善、乐于助人、赞美别人、乐于分享、忠诚、表现突出、邀请别人参加活动的孩子。
2.善良比情商更重要,情商只是一种技巧,我们知道有一些情商很高的罪犯和犯人,其实上情商不是最重要的,社交的技巧也不是最重要的,善良才是最重要的。友善,乐于助人,守信,感恩,这些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守信,不仅是在外面守信,在家里要守信,今天说好去看外婆,不要因为你要玩游戏就不去了
3.必要的礼仪和规则的学习,仪表整洁等等。
4.分享交换,我们跟孩子的交往过程中会有一些分享,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家长不要强迫他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这个不对,孩子没有必要为了家长的面子,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交换这一点的话提醒一点,孩子跟孩子之间的交换有他自己的价值,有一个家长跟我说,孩子拿了自己很贵的玩具去换人家的橡皮擦,然后妈妈就骂他说你怎么这么傻。我的建议是家长不要过分介入这个事情,因为家长看到的是价格,孩子看到的是价值,只要孩子两个人喜欢,家长不要过多地去干预。
5.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嫉妒,这是孩子受欢迎非常重要的一点。两种孩子容易嫉妒别人,老被表扬的孩子,得到的满足比较少,不自信的孩子。家长要怎么做呢?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要经常问孩子,你身边的这个人有什么优点?不嫉妒别人,这不是一种方法能够解决的,更多的要在自信心,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