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住证积分

兰州新区是什么?38家“500强”企业已经落户

居住证积分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兰州新区的发展变化,聚会兰州新区、投资兰州新区。19日下午,兰州新区专题召开了“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看新区”大型采访活动座谈会。中央网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兰州新区的发展变化,聚会兰州新区、投资兰州新区。19日下午,兰州新区专题召开了“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看新区”大型采访活动座谈会。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刘冲,甘肃省委网信办信息传播处处长杨理仑出席。







兰州新区是什么?38家“500强”企业已经落户





国家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刘冲





兰州新区是什么?38家“500强”企业已经落户





省委网信办网络宣传处处长杨理仑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徐大武主持座谈会,他代表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全国网络媒体记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元生介绍了新区发展建设相关情况。新区组织部、党群工作部、经发局、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农林水务局、招商局、教科文局、金融办、综合保税区的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并回答了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的提问。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网易、腾讯、凤凰网、荆楚网、华龙网、齐鲁网、黄河新闻网、青海新闻网、中国江苏网、中国吉林网、山西新闻网、四川新闻网等国内重点网络媒体的近70多名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座谈会。



  兰州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是甘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向西开放的结合点。



  徐大武表示,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将以“亲商、安商、富商”的承诺、“共荣、共兴、共赢”的追求,诚邀各界有识之士,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广泛联系、共赢合作。





兰州新区是什么?38家“500强”企业已经落户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徐大武主持座谈会



  南海网视频监制陈声浩:国家级新区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地方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在您看来,新区是什么,新在哪里,新区应该有什么样的气质?



  兰州新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国家级新区就是国家批复设立的以相关行政区和特殊功能区为基础,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国家级综合综合功能区,与之前的各类新城区、开发区有不同之处。国家级新区究竟应该新在哪里,我觉得应该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战略定位新、规划理念新、发展方式新、产业形态新、体制机制新等。具体来说:



  ----战略定位新,就是国家级新区被赋予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战略任务,肩负着探索不同主题的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历史重任。比如:国家赋予兰州新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大战略定位。



  ----规划理念新,就是国家级新区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兰州新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提出“北工南居”的空间格局,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生计四大功能区的相互融合。



  ----发展方式新,就是新区的发展更加强调从传统的粗放扩张、规模速度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节约、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形态新,就是新区应该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体制机制新,就是新区要通过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开发建设体制、投资和财税体制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那么,通过怎样的发展才能体现这些新呢?最主要的就是走“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可以说这既是设立国家级新区的主要目的,也是新区必须具备的鲜明特质。在今后的发展中,只有用好“改革创新”这把金钥匙,才能当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排头兵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领头雁。





兰州新区是什么?38家“500强”企业已经落户





“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看新区”大型采访活动座谈会



  多彩贵州网专题部副主任张超:目前,全国已设立18个国家级新区,各有侧重,各有特点。请您谈谈兰州新区的定位、优势和特点。



  兰州新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兰州新区于2012年8月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821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24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涉及永登县的4个乡镇和皋兰县的2个乡镇,现有人口15.6万人。按照国家批复,兰州新区的战略定位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兰州新区在政策、区位、交通、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一是政策叠加优势比较突出,既享受西部大开发、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政策,同时,甘肃省和兰州市也为兰州新区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新区也制定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二是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兰州新区位于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距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约2500公里,距广州约2400公里,距连云港约1600公里,连贯新欧亚大陆桥和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是面向中西亚、南亚和中东欧国家开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三是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兰州新区内有中川国际机场,国道312线、109线以及连霍高速、京藏高速等多条公路交通干线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随着包兰二线、兰州至中卫客专等铁路干线的建设,兰州新区连通全国乃至中亚的枢纽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将成为集聚辐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现代枢纽空港和综合性城市功能区。四是要素资源比较丰富,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稀缺的高原盆地,地势平坦,拥有富足开阔的土地资源,适合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引大入秦工程年供水量达4.43亿方,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新区未来的建设需求。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石油、有色金属、中药材等特色资源,有兰州市悠久的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轻工毛纺等传统产业的浓厚基础支撑,有着良好的开发基础和条件。五是科技和人才力量比较雄厚,兰州新区是科技部批复设立的“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是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活力最强的洼地。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将于9月建成,届时将有省市近20所职业院校入驻,学生规模可达17万人,能够为入区企业订单式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兰州有中科院兰州分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1200多家,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0多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人力资源基础雄厚。



  兰州新区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比较鲜明的特色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产业特色。与其他国家级新区着力创新城市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有所不同,国家赋予兰州新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的战略定位,重点支持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七大支柱产业,可以说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对兰州新区给予厚望。目前,我们正在打造高端装备制造、蓝宝石生产加工、水性科技、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炼化和精细化工等六大百亿级、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目前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1个,总投资3883亿元,已有正威集团、绿地集团等38家“500强”企业落户新区。可以说,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大格局中的独特定位和作用,作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来建设,正是兰州新区的最大特色。其次,是开放特色。兰州新区地处内陆地区,但是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入实施,使兰州新区从传统后方一跃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近两年来,我们结合省委、省政府把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要求,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高层论坛、中韩产业论坛等活动,争取将中川机场升级为国际航空口岸,开通了从兰州新区始发的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特别是获批了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为我们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使兰州新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也是面向中亚、西亚地区不可跨越的重要节点,这也是兰州新区的鲜明特色之一。



  光明网记者郑然: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以来生态建设取得的经验或有什么教训?



  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郭庭天:兰州新区地处甘肃秦王川盆地,历来自然条件恶劣,降雨稀少,风沙大,种树成本非常高。一直就有“种树抱娃”的说法,也就是说种一棵树和生养一个孩子差不多。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成为时代追求,发展梦想。兰州新区秉承中央、省市精神,建设伊始,就将生态建设与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并列为开发建设三大中心任务。



  5年来,新区人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查,选,建,管”的生态绿化之路。截止,累计完成生态绿化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3.13%;并荣膺由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等5家机构联合主办的“绿色中国·2014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到,兰州新区可完成生态绿化面积30.2万亩;到2030年,可完成生态绿化面积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绿城正在逐步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是查,注重调查研究。深入现场调查土壤特性、小地域气候,观测气温、降水变化,了解社会认可度,为开展生态绿化奠定基础。



  二是选,选地选树。结合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和发展趋向、功能区域以及地形土壤,形成了“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的总体布局,编制了《兰州新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建设时序和任务。通过专家论证,专业技术鉴定和群众意愿,适地适气选择出了杨柳榆槐等大环境绿化适生树种,桃梨杏枣等经济林树种,丁香、连翘、碧桃、海棠等园林绿化景观树种。同时适当增加柏、松等常青树种,形成了兰州新区别具特色、四季分明的生态绿化景观。



  三是建,政府投,社会参,群众种。在依靠财政投入投资建设的基础上,出台了《兰州新区生态绿化建设优惠政策》,通过林地承包、林权股份制经营、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等政策撬动建立起了生态建设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新区生态建设,做大做强生态项目、产业。同时发展经济林,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打造生态。目前,主要建设以玫瑰、牡丹、文冠果、枸杞、杏、梨等乔灌结合良好、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林产业。仅玫瑰一项亩可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元。



  四是管,“三分种,七分管”。生态绿化建、管一直存在矛盾,建设单位竣工移交后管护单位接手,又要重新了解植物特性、土壤特性,制定管护措施;加之兰州新区气候变化大,成活率严重下降时有发生。经过5年实践,兰州新区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绿化十年建设管护一体化的新模式,即由施工单位完成建设任务后继续承担管护责任,促使其追求施工和管护一体化的长期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引导施工主体扎根新区,建设新区。另外,在绿化工程招标时,将使用本地劳务人员参与新区绿化建设纳入到招标文件中作为加分项,形成了“绿化施工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联动机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获得了群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使造林、养林、绿色浑然一体,成效斐然。



  东方网媒管中心副主任钱程灿:创新永远在路上,每一个国家级新区都是一面旗帜。浦东新区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我们如何向浦东新区学习?新区与新区之间如何互相借鉴学习?



  兰州新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国家级新区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在很多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创新权。上海浦东新区作为最早获批的国家级新区,曾在体制机制、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出一套相对成熟的发展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发展体系。,浦东新区完成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在国家级新区中名列前茅,仅次于滨海新区。如今的浦东新区,体制机制完善、产业结构高端、金融体系发达、科技创新领先、开放程度最高,已然成为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引领和标杆。为此,我们也多次赴浦东新区考察学习,对我触动最大的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浦东新区依托张江高新区这个平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优化提升了产业结构,成为国内技术创新方面的龙头和翘楚。另一个是最早获批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提升开放自由度、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做出了卓越贡献。浦东新区的发展经验,对于我们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国家级新区发展各有特色。对于兰州新区来说,一方面,注重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我们与张江高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共建兰白创新改革试验区,通过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孵化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等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先进理念、干部挂职交流等方式,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兰州新区实际的创新发展路子。另一方面,注重学习对外开放经验。自由贸易园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在这方面,上海自贸区为我们推广了经验,我们依托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积极申报自由贸易园区,力争尽快获批,切实打造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同时,我们也注重学习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先进经验,指导帮助兰州新区快速发展,如:我们借鉴滨海新区行政审批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成立了兰州新区行政审批局,提升了审批工作效率。借鉴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引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战略合作商,加快建设大数据枢纽中心。借鉴西咸新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加快推进核心区城市化、乡镇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等等。



  今后,我们将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态度,更加务实、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推动国家级新区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对于其他新区先进的做法,我们将虚心求教、认真吸纳;对于我们自身做得好、其他新区想要学习借鉴的,我们也会毫不保留的给予支持和帮助。为此,我们希望依托现有的国家级新区工作交流会,继续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拓宽合作交流的领域,增强合作交流的频度,加大合作交流的力度,真正起到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们也诚挚地欢迎各兄弟新区到兰州新区参观考察、交流经验、指导工作,通过大家的积极努力,共同将国家级新区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示范区。




兰州新区是什么?38家“500强”企业已经落户




北方网记者李冰提问



   北方网记者李冰: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2012年获批以来已在不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请您谈谈兰州新区取得的巨大发展成绩和经验,一路走来艰苦奋斗的故事。



  兰州新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兰州新区在一张白纸上起步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克服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等各种困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过3年不懈努力,生产总值达到125.8亿元,年均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37.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36亿元,增加到的9亿元,四年间增长了6.62倍,年均增速达到87.95%。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产业集聚发展初见成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生命线,按照“引新、引高、引强、引导”的要求,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水性材料、光电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九大产业,着力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加速产业集聚发展。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1个,总投资3883亿元。绿地集团、正威集团、吉利汽车、青岛啤酒等38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落户新区,有力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是坚持以基础服务设施为先导,产城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加快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开工建设道路450公里,建成通车总里程338公里,核心区12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引进建设兰州实验幼儿园、兰州一中绿地实验学校、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等一批优质教育、医疗和文化项目,建成运营华联超市、兰石宾馆等12个大型商贸服务项目,餐饮、住宿、商贸、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同时,着力加强生态绿化打造宜居城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6.03万亩、城市绿化1.3万亩,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4号生态湖等水系和景观工程正在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新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着眼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坚持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贯穿到新区开发建设的各领域,不断激发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深化改革方面,结合新区建设实际和特点,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特别是深入推进新区扁平化管理体制和大部门制改革、综合执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方面,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制定出台了《兰州新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施办法》、《兰州新区产业孵化大厦入孵企业配套政策》等改革文件,加快兰州新区产业孵化中心建设,着力打造集科技研发、中试、转化、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辐射甘肃乃至西部的孵化航母。目前已入驻初创企业和服务机构100多家。



  扩大开放方面,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争取国家批复设立了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8月18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重点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已签约引进深圳博达胜、甘肃御宝泽等项目22个,总投资43.3亿元。



  四是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把群众的福祉作为我们的最大追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惠民富民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着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快农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减少贫困人口2.2万人。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就医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特别是为2万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之忧。高度重视农民就业培训,累计开展各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输转劳动力10万人次,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五是坚持以要素保障为抓手,投资发展环境日益改善。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吸引各类要素集聚,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增强了新区发展后劲。融资方面,制定出台了《兰州新区鼓励金融业发展优惠政策》,争取设立锦绣丝路产业基金、新材料产业基金,累计引进银行、基金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49家,累计融资到位资金541.5亿元。同时,引进建设兰州工业学院、甘肃商贸职业学院等10余所院校,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16人、高层次创新人才24人和创新团队2个,为新区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积分落户实用工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