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
在农村,小时候我们上过《自然》课,“自然教育”的概念从未涉猎,但好像它又从未缺席。
一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五年制改成六年制,学制改革意味着一批要毕业的孩子需要再在学校学习一年,本来拥挤的学校需要“开疆拓土”,收拾一片空间分散学生。紧挨着校园隔壁的是生产队时期的夜校,也相当于一个技工学校,校园不大,但环境却很好,树木成林,花草遍地,我们时常漫过墙头,偷偷往里面窥探,自诩要是能在里面上课该多好!
没想到,这个愿望很快实现了。
学制改革,需要改扩建校舍,横亘在两个校园之间的那堵土墙被随机挖出一个大洞,连夜修建了一个木门,算是连接两个校园的通道,自此,一片新的天地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一批享受此殊荣,搬迁进这片新天地的竟然是我们的年级。
一堵墙,天壤之别,天上地下。惊愕的面庞夹杂着雀跃的欢喜,让我们每个小伙伴的内心激动不已。接下来,需要大干一番。收拾卫生,除草,平地,擦窗,拖地……一片热火朝天。
这片新天地从一开始留给我的印象,就是里面的植物太多了,很多以前都没见过,听老师说,这些花儿草儿树儿的,都是之前生产队夜校时期栽种的,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有人照料,所以才保留的这么好,要不是学制改革,镇里还不舍得把这片美丽的地方拿出来呢。
在这里,我度过了三年级一年的生活,可以说,这一年是我小学时期最难忘,最美好的一年。清晨,晨曦拂过,初春时节,门外的柳树最先感知季节的变化,校园内四季不断的花朵绽放,月季、迎春、一串红、喇叭花、牵牛花、冬菊、鸡冠……这么说吧,一年四季应季的花,这里都有,所以,我们的校园也从未缺少过色彩。腰粗的梧桐,一看就有年岁,繁茂的枝叶四散开来,梧桐花盛开的季节,紫色的花朵摇摇欲坠,香飘几里。还有数不清的杨树,枝头“落户”的蜜蜂窝,班鸠巢大大小小,令人难忘。
顽皮的我们,下了课总想挑战一下蜜蜂的权威,捅一捅它,结果可想而知,每天都有小伙伴被“亲”的鼻青脸肿。教室门口栽种的无花果树,是我们常去的玩处,因为它根那里藏着一种“小可爱”——土鳖,圆乎乎,很可爱。等到无花果开花结果时,也无人阻止我们享用这美味。
小学,我们有《自然》课,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一片天地,课上学习知识,下了课就可以到校园里探索、感知它们。
二
四年级,乡镇在南山脚下修建了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我们告别了这片花果之园,搬迁到新学校。
搬迁后的第一个星期,拔草!看吧,操场上,校园里,一个年级为单位,一字排开,齐头并进,谁也不甘落后,一边拔,老师还在一边讲解:同学们,看,这是常见的狗尾巴草,这是薄荷丁,这是苦菜,这是荠菜,这是马生菜……
搬迁后的第二个星期,栽树!看吧,操场上,校园里,有的扛树苗,有的挖坑,有的挑水,有的栽种,生命的幼苗被栽种在自己亲手挖好的树坑里,小小的心灵从一开始就对它产生了保护欲和新的期盼。
搬迁后的第三个星期,种菜!山脚下,校园外有片荒地,没人用,学校就决定让学生们开辟出来种菜,大白菜、萝卜、土豆……还种了些农作物:玉米、花生、大豆、高粱……
整整一个月,荒凉的新校园硬是被我们搞得生机勃勃。这就是我们的“自然教育”,在劳动中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就变成了知识。
三
因此,我小时候的农村学校从来不缺“自然教育”,不像现在的学校,是在学校里为孩子们创造自然,而我们,是在大自然里盖了一所学校。
真正的自然教育,需要亲身到自然中去才能获知。这样的机会,城市孩子们的机会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
我想,为了孩子,我们不要再用“我很忙”“我没发现这样的地方”等辞藻搪塞;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