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你知道吗,正确认识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很高。或许是太过普通且常见,以至于感冒成了百姓各种求医形式中最常表达的不适,也是网络检索中的热搜名词。但并不是有打喷嚏、流鼻涕等不适就都是“感冒”了!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关于感冒的那些事。
感冒的症状包括喷嚏、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胸闷等,大多数不发热,或仅仅表现为低热(37.3~38摄氏度),而且此疾病症状持续时间不长,往往具有自限性。因上述症状很容易与流感、肺炎、鼻窦炎、哮喘等疾病混淆,所以当患者就医时,医生询问“哪里不舒服”或“有什么症状”时,并不推荐患者主观回答“我就是感冒”“我感冒一个月了”,而应该描述症状,比如“嗓子痛几天了”“流鼻涕、打喷嚏,还有咳嗽一段时间了”等等。
01 人为什么容易感冒
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要知道许多病毒都可以进入鼻腔、口腔、咽喉等,导致相关部位的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咽喉疼痛等。这些病毒种类十分丰富,比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等。由于这些病毒流行性非常强,人体又缺少有效的抵御病毒的疫苗和抗体,所以被感染的概率很高。与此同时,冬春季是上述病毒“喜好的”生存气候,在低温状态下,病毒存活时间更久,再加上冬季开窗通风较少,空气流通较少,导致病毒无法扩散稀释,因此似乎“感冒都是被冻出来的”“忽冷忽热爱感冒”。
无论公众还是医务工作者,都需要了解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的不同。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是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所以早期快速识别,有助于疾病的控制,遏制社会范围的传播。流感病毒感染者通常会有超过38.3摄氏度的发热,伴有严重咽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严重者还会有明显呼吸困难、咯血等表现,而新冠病毒感染者症状更加多样,还会表现为味觉或嗅觉丧失等少见表现。
02 哪些人更需要重视感冒
普通感冒引发重症的情况的确较少,但特殊人群需要谨慎对待,例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5岁以下的儿童、孕产妇、罹患慢性基础疾病(如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硬化、糖尿病等)的患者等。如果上述人群长期咳嗽或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咯血、发热不退等表现,需要尽早就医。
若孩子有以下情况,请尽快带其就医:意识模糊或无响应、呼吸困难或呼吸费力。
若孩子有以下情况,请尽快带其到普通门诊就医或联系社区医护人员:1.丧失味觉或嗅觉,或不愿进食平时食用的食物。2.严重咽痛。3.长时间拒绝饮用任何东西。4.年龄不足4个月。5.发热且行为反常。6.咳嗽持续超过2周且无好转或加重。7.鼻塞或流鼻涕加重或10日后未见改善。8.眼睛发红或有分泌黄色黏稠物。9.耳部疼痛、拉拽耳朵或有耳部化脓等感染的其他征象。
特殊人群要重视感冒或感冒相关症状,并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症状,既不过度焦虑也不盲目自信,这样才是理性的做法。
03 有没有方法可以预防感冒
首先,任何药物都无法预防感冒。例如,益生菌、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现有质量较高的科学研究都没有证明额外补充此类药物可以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其次,如果是已知病因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特别是保护重点人群,对减少重症化作用明确。
最后,要学会正确洗手、勤洗手。接触含有病毒的飞沫、分泌物,通过呼吸道进入鼻腔、口腔,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正确洗手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保护重点人群。经常用肥皂和水来清洗双手,有助于预防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其他疾病的传播。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生病时多喝热水、果汁、汤,可以弥补流鼻涕或发热出汗造成的液体损失。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湿度,可以缓解鼻塞、顺畅呼吸。保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这都是不错的改善感冒症状的办法。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一民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杨汀
策划:谭嘉
编辑:刘洋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2025上海居转户最新政策发布!
- [科学探索]金星曾经和地球相似,为何如今却成了炼狱般的世界?
- [科学探索]一核多点,北京科幻产业布局逐渐形成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发布——晒晒中国空间站的
- [科学探索]2025科学跨年之夜 前来报到啦!
- [科学探索]中国太空科技崛起,美国为何在太空领域显落后?风洞技术成关键
- [科学探索]2024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四川这个“大国重器”的发现入选
- [科学探索]聚焦“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 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即将
- [科学探索]腾讯再战,网易豪赌!盘点2024年12月版号里值得关注的游戏
- [科学探索]2024中国向“新”而行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