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 历史,承德避暑山庄传奇故事
1.
1973年6月,还是那个风云激荡的岁月。
这一天的早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的东配殿西墙外,来了一个施工队伍,准备在这里修建一条南北向的沥青路。
就在他们在墙外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挖泄水沟的时候,突然,挖到了一条长三十三米左右、宽一米的洁白整齐的白色石殿基。
这条宽一米左右的白色石殿基,南北走向,与避暑山庄前宫宫墙成平行线。
石基每隔半米有石柱墩一枚,殿基埋在地下半米多深处,保存完好,很明显这是一处宫殿遗址。
承德避暑山庄下面还有宫殿遗址?
这可是一个新的问题!
按照当时的施工设计,需要把这些殿基拆除。
当时负责避暑山庄管理的李铮(征)夫判定,这些殿基的石料是北京近郊房山白石或曲阳县的黄山白玉石,与承德避暑山庄建筑所用的石料不一致。他立即与市政施工一队负责的程谦益商议,把泄水沟东移,以便把遗址保护下来。
同时,他向有关部门提出这条沥青路停止施工,将这些遗址埋在地下,以便将来开发考察。
这些建议都被采纳,这条路的施工就停了下来。
2.
1946年2月,李征夫随吴烈、吴德、李逸民等人从延安来到承德,三四月份的时候,丁盛才找到他,让他把离宫和外八庙管起来。
他是我军进入承德后第一任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负责人。
他首先从石材上认定,这些殿基不是避暑山庄同时期的建筑,因为康乾二帝在修建避暑山庄的时候,所采用的石材,是隆华县鹦鹉川产的浅灰色鹦鹉石,石料细腻美观,形成了清代园林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没有一处是用汉白玉石做宫殿基础。
所以,他断定,这些殿基不是清代建筑遗址。
李征夫接下来又列举出八条依据,推测这里可能是辽代的离宫遗址:
一、从建筑形式上考查,这个殿基遗址坐西向东,是辽代建筑法式;
二、承德市一些老年人说,清代离宫前宫是在辽萧太后银銮殿宫殿基础上建造的;
三、《辽史·地理志》:辽太宗在位二十二年,诏修南京、上京、离宫,这一牙帐式离宫遗址,很有可能是现在发现的避暑山庄这处;
四、《辽史·太宗本纪》:公元九三七年正月初七夜,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大同动身,二十三日,他的儿子耶律述律迎谒他于滦河,二十四日在行宫朝见他的母后,以此证明这里有行宫;
五、宋使王曾在出使辽国的时候,在《上契丹事》里写道:
过乌滦河,东至滦州,又过墨斗岭,一名渡云、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
墨斗岭就是现在的广仁岭,滦河至广仁岭正是驿站一站之地,在当时,现在的承德市区已经是交通要道,在这里建筑行宫,是很有可能;
六、从宫址地理形式考查,这个位置干燥高亢,向阳背风,连七百年以后的康熙都相中的地方,具备辽代临时行宫的条件;
七、辽宫建筑有契丹风格的牙帐,皇帝四时巡守,各有行在之所,承德萧太后行宫遗址,可能就是一个捺体,属于牙帐之类;
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天赞二年(923年)四月,攻幽门,抵镇州阿(正定县),拨曲阳,下北平。这样的话,取房山石、黄山石(曲阳),比取乌山石还近便,承德通滦河、潮白河,运输走河运更方便一些。
3.
接下来,李征夫又说:
后来,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在遗址附近,又发现的一块长约一米的大型石凹,也可作证。
证明这里曾经有过古建。
毕竟,到康熙皇帝肇建避暑山庄的时候,辽国已经过去六七百年了。
4.
几乎所有讲述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章,都把避暑山庄的历史确定在了清代,康熙皇帝在肇建避暑山庄之前,这里叫热河上营,只有几十户人家。
清朝名臣张廷玉在《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恭跋》中说:
自京师东北行,群峰迥合,清流萦绕,至热河而形势融结,蔚然深秀。... ...皇上时巡过此,见而异之,念此地旧无人居,辟为离宫,无侵田庐之害,又至京师至近,奏章朝发夕至,综理万机,与宫中无异。
至少,由此看出,康熙皇帝是不知道此前这里有过前朝的宫殿。
5.
电视剧《清平乐》还在热播。
仁宗时代,北宋与辽国和平共处了很多年,逢年过节,辽宋双方互派使节,表示祝贺。
仁宗是个好皇帝,宋朝很多著名人物包括欧阳修、苏辙、苏颂、刘敞、沈括、王安石、富弼、王曾、包拯、童贯、蔡京、高俅都曾经作为使节出使辽国,他们都曾经过承德地界,而且很多人都留下过诗篇,只不过那个时候这里还不叫承德。
他们出使走过的路叫驿道,驿道每隔三十里左右就有驿馆。
那么王曾经过的墨斗岭后所经过的驿馆是不是现在的避暑山庄发现的遗址呢?
1982年,承德地区文化局组织辽驿调查组,对承德范围内的驿道进行考察,想搞清楚承德范围内的驿道和驿馆所在,原平泉县文化馆长张秀夫参加了这次考察。
他在《苏颂使辽平泉境内驿馆考》中说:
因为“从古北口至至中京这段驿道进入深山区洁曲登陟、无复里堠,宋人行程录所记馆间里距均以马行记日景而约其里数,故里程互有参差,方位互有不同,... ...驿馆位置多无所考。
此外,由于辽宋之间彼此之间一直互相提防,对于使节所走的路线也一直变换不定,这在沈括、刘敞等人的诗里都有记载,所以,出使辽国的使臣们每次走过的路都有变化。
到目前为止,仅在平泉境内的神水馆、土河馆、就日馆、紫蒙馆等的位置,都没有十分的确定。
6.
一千年前,一代名臣欧阳修出使辽国时,看到塞外风光,曾经有这样的诗句:
北风吹沙千里黄,马行确荦悲摧藏。
当冬万物惨颜色,冰雪射日生光芒。
一年百日风尘道,安得朱颜长美好。
揽鞍鞭马行勿迟,酒熟花开二月时。
一年百日风尘道,安得朱颜长美好。
承德避暑山庄,即便曾经是辽国萧太后的“银銮殿”,即便曾经是宋辽使节出使时休息的驿馆,但毕竟没有解决好辽宋之间的和平共处,也就是说没有解决好长久以来的民族关系问题。
也只有到了康熙皇帝的时候,承德避暑山庄以博大的胸怀,使中华民族得以统一,和平共处。
这也可能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专家去研究烟波致爽殿东侧这个殿基的历史的原因。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