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并不普通,研究发现: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星系与银河系相似
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用肉眼最多能够看到近6000颗恒星。
它们或明或暗,颜色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异,每一个都和地球相距几十或数百光年,这些星星虽然看上去多的要布满夜空,但实际上只是九牛一毛,仅在银河系内恒星的数量就多达2000亿颗,扩展到整个宇宙,计量的单位更是达到了千万亿。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在其他星球上发现生命的痕迹,宇宙如此之大,却只有太阳系诞生了生命。
生命的出现的确是一种偶然,但在庞大的天体基数下,偶然也不应该只出现一次,难道是人类或者太阳系乃至银河系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近些年科学家对系外行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试图用数据找出太阳系和银河系的特殊之处,结果表明,和外部宇宙相比银河系的“宇宙墙”似乎的确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所谓的宇宙墙并不是真的墙,而是科学家对宇宙空间特殊状态的称呼,2023年意大利科学家在距离地球150亿光年外的波江座发现了一处奇特的空间,在这片总宽度长达35亿光年内的区域里没有任何星系和天体,物质也十分稀少,这里的温度几乎达到了绝对零度。
它就像一堵巨大无比的墙,把墙内和外界隔绝开来,宇宙墙也因此而得名。
银河系的宇宙墙则是围绕在银河系周围呈扁平化排列的星系,这些星系两侧往往是巨大的宇宙空洞,它看上去就像虚空地带,在数万光年的范围内没有任何天体和星系,宇宙墙会对内部的星系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墙内星系的自转运动往往会比墙外星系更加规律且稳定,星系的宇宙墙要比我们上面提到的波江座宇宙墙更加常见,但银河系却有一点特殊之处,一般来说星系的大小会远小于包裹着它的宇宙墙,而银河系和它的宇宙墙相比却显的十分巨大。
科研小组利用计算机模拟了10亿光年范围内数百万星系的演化,同时考虑到了银河系周围个别特殊的环境,将这些环境的数据也精确给到了模拟的星系,结果显示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星系表现出了和银河系一样的特殊性。
如果要在现实宇宙中找到第二个具有银河系这一的特征的星系,就需要横跨数十亿光年的距离,像银河系这样在宇宙墙中占比巨大的星系,实在是非常特殊。
除了除了系外,我们所在的太阳系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太阳系中恒星和各个行星之间的平均距离更大一些,以迄今为止发现最像太阳系的开普勒-90为例,它也拥有八大行星,其主恒星也是和太阳相像的黄矮星,但开普勒-90的各个行星在区域分布上都更加靠近主恒星,即便是最外围的行星轨道,换到太阳系中也才刚刚到达地球的轨道位置。
在目前观测到的数百个恒星系统里,绝大部分的行星排列都和开普勒-90轨道类似,如果太阳系也一样,地球生命可能就不会存在了。
对于这种现象,科学家提出了“大迁徙”假说
他们认为,太阳系诞生之初,木星曾在太阳的引力吸引下向内侧迁徙,一度到达现在的火星位置,随后木星和土星产生了轨道共振,两者互相拉扯着朝太阳系外侧运动,最终回到了如今的轨道,它们的运动扰乱了太阳系的早期结构,以至于让太阳系看起来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真正让人值得玩味的还是一切都恰到好处的地球,诞生生命的条件十分苛刻,除过必须的固态星球外,温度和大气以及液态水源都缺一不可,即便自然条件达到了要求,生命的出现也只是极偶然的事件。
放眼整个太阳系,其他行星连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都无法满足,它们或是温度太低,地表无法留存液态水,或是温度太高,空气中充满着二氧化碳,甚至有的星球连岩石地表都没有,唯独地球满足了各种苛刻的条件。
以至于不少人猜测,或许这些完美为生命营造的环境,都是高等文明精心设计好的。整个太阳系不过是高等文明圈养的实验品,所以我们至今还没有观测到外星人。
这些猜测乍听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但都经不起科学的推敲。从现实来看,生命的诞生的确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件,可能概率低到数千万个符合条件的行星中才会偶发一次。
人类之所以还没有观测到宇宙中的其他同伴,可能是他们距离太阳系过于遥远。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是太低了。
我们飞行最远的探测器都还要近两万年才能飞出太阳系,用射电望远镜收集信号又像大海捞针,等到人类有能力飞出太阳系之后,我们或许会在星辰大海中发现一些惊喜。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2025上海居转户最新政策发布!
- [科学探索]金星曾经和地球相似,为何如今却成了炼狱般的世界?
- [科学探索]一核多点,北京科幻产业布局逐渐形成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发布——晒晒中国空间站的
- [科学探索]2025科学跨年之夜 前来报到啦!
- [科学探索]中国太空科技崛起,美国为何在太空领域显落后?风洞技术成关键
- [科学探索]2024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四川这个“大国重器”的发现入选
- [科学探索]聚焦“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 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即将
- [科学探索]腾讯再战,网易豪赌!盘点2024年12月版号里值得关注的游戏
- [科学探索]2024中国向“新”而行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