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落户上海要先明白一件事儿,落户“审核阶段”才是上海落户成败的关键!也就是当你提交落户申请材料以后,才是上海落户“真正考验”的开始。
无论你提交落户申请前做了多少“努力”,都不过是为了凑足政策条款里要求的那些,诸如“社保多少倍”,“单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之类的基本条件。但这些基本条件其实只是某条落户通道申请的“资格条件”而已,好比只是具备了某家大企业的“面试资格”。想拿到那张“offer”?还要在接下来的众多“应聘者”中具备足够“竞争优势”才行!
我们知道,很多人是有了落户需求以后,才去人为地“优化调整”一些自身条件。比如,有些人社保一直按最低基数交,后来想落户了,才把社保突然提高到2倍,甚至严格按照人社局公布的2倍基数交。可是,真实的工作收入又怎会如此凑巧?再比如,有些人听说本科学历在高新技术企业满2年2倍社保可以申请人才引进,便找一家高新企业去缴纳社保个税,既不清楚这家高新企业本身是否有实力去争取落户指标,也不管自己过往工作履历,专业,社保个税记录,是否与之匹配。有时候,这些“优化”和“操作”痕迹是如此明显,连普通人都看得出来,更何况是那些经验丰富,数据齐备的落户审核老师呢?
对于有些证件或资格,比如居住证,购房资格,拍沪牌资格等,是可以通过凑条件,等条件来实现的,因为上海对这些东西不必做什么限制。但上海户口不同,它是一种永久性身份,跟上海的公共资源及福利权益挂钩,而这些资源和权益又具备一定的稀缺性,所以户口发放并非“过线即拿”,不做限制,而是“择优”限量供应的,但是这个“择优”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试想,一边是在单位真实地创造价值,合规地缴纳社保和个税,并且落完户以后还将继续保持的人,另一边是企图投机取巧,落完户大概率再次调低社保和个税,甚至不再缴纳的人,落户审核部门当然会选择前者。落户被拒的常见理由之一就是“有突击嫌疑”。
按照去年的落户申请人数和实际公示人数看,落户录取比例仅在5%左右。落户审核的主要工作就是大量往下刷人,但那些国企,外企,事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的员工落户则相对容易,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的工作相对稳定,收入也不错,另一方面就是这些单位本身就是对真实诚信的一种背书,几乎不会出现人为调整社保,“借壳”落户的可能。
另外,也别太迷信那些只是对落户流程和材料要求比较熟悉的所谓“专业机构”,这种“专业”主要解决申请过程中的效率问题,无法把控结果。最终结果还是看你过往社保和个税的记录,工作履历,学历,档案等全部材料,是否合法合规,真实合理的体现出你的价值,以及你的价值水平是否达到落户要求。对此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判定标准,可能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总之,那些真正优秀的人,落户自然轻而易举。而那些装扮达标的人,要先搞清楚落户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才能建立正确的预期和行动指导。
上海落户相关,欢迎关注本号,随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