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蛊这个东西(什么是虫卵)
或许很多人以为“蛊”只是野史和传奇小说中富有刺激效果的作料,殊不知,在中国历史上“蛊患”曾一度成为国家级层面的重大灾患。
国家专门出台了针对防治“蛊毒”的政策、药方,由高级别官员负责具体执行。
宋仁宗钦定防蛊手册,消灭泛滥全国的“蛊患”
这里所举之例,是北宋时代,由宋仁宗亲自主抓撰写、颁布的著名防蛊手册——《庆历善救方》。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
(庆历八年春二月癸酉),颁《庆历善救方》。上始阅福建奏狱,多以蛊毒害人者,福州医工林士元能以药下之,遂诏录其方,又命太医集诸方之善治蛊者为一编,诏参知政事丁度为序而颁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隆平集》中写道:
仁宗以福建奏狱多蛊毒害人者,福建医工林士元能以药下之,诏录其方。又命太医集诸方之善治蛊毒者为《庆历善救方》,命参知政事丁度序之以颁天下。言者云:虽有方书,远方或阙药材不能自致,诏许以官钱治《善救方》诸方以济民。
北宋著名科技发明家苏颂在《苏魏公文集》中也说:
悯南方蛊毒之妖,于是作《庆历善救方》以赐之。
在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宋仁宗诏令翰林医官院编写了一本专门的防蛊手册:《庆历善救方》。编写此书除了翰林医官之外,还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福建医工林士元。他虽然没有翰林医官那么高的级别,但却有极强的实践经验和家传本领,一直奋战在与“蛊毒”作战的一线。
之所以有这样一部在今天看来极为奇葩的官方防蛊手册,居然是因当时全国,特别是南方蛊患成灾!其地区包括今天的福建、两广、四川、云贵、江浙等众多地区。
“闽、广、蜀诸州,大抵有蛊,其种不一 。”
“川、峡之俗,多蛊毒中人,死者盖十八九"
“广南风土不佳,人多死于瘴疠。其俗又好巫尚鬼,疾病不进药饵,惟与巫祝从事,至死而后己"
“世蓄蛊毒",“害人尤多,与人忿争辄毒之”。
何为蛊毒,为什么会泛滥成祸?
那么到底什么是蛊毒呢?
“夫蛊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人有固造作之者,多取虫蛇之类,以瓷器中盛,则任其自相瞰食,惟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凡中蛊病多趋于死,以其毒害极甚,故云蛊母也。”(见《太平圣惠方》)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知的,将虫蛇蜈蚣蝎子各种等毒虫一起放入一个容器当中,让它们互相残杀吞食,最后剩下的那个活物就是“蛊”。在巫师的做法之下,这种东西可以变化多端,迷惑害人,往往致人于死地。地方上因蛊杀人害人的案件时有发生。
所以,蛊毒之所以“严重为害”,说到底还是巫师和巫术大行其道,兴风作浪。另一方面,则与百姓信巫不信医的民间信仰密切相关。北宋时代百姓,特别是南方百姓的民间信仰是对巫师巫术格外崇拜,完全不把求医问药当回事。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下,蛊患便有了泛滥成灾的土壤和温床。
宋代著名学者蔡襄,在任福建知州时多次上书朝廷,说明地方蛊患的严重危害,指出地方“巫覡主病、蛊毒杀人”的严重情况,这也是导致朝廷后来制定和颁布《庆历善救方》的原因之一。
庆历八年,《庆历善救方》颁布,并向全国推广,各地官员随之大力推广。例如,蔡襄力推此医书在地方上的普及,不断教育当地百姓不可迷信巫师,须用医方药物治病。
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为知县时,令人将《庆历善救方》刻在石碑之上,立于县城城门旁边,让百姓抄录使用。
“防蛊手册”到底是怎么鉴别和治疗蛊毒的?
那么《庆历善救方》上具体防治蛊惑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很可惜,这本书大约在南宋末年彻底散佚不见了。书中详细内容完全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好在在其他一些医方上,还能找到少许和此书相关的记录。
首先,检验患者是否中蛊毒的方法尤为重要。
其方法大概是这样的,需要用到两件物品:一枚熟鸡蛋和一幅银钗。
“应中蛊毒,不拘年代远近,先煮鸡子一枚,将银钗一只,将右熟鸡子内口含之,待一饭久取出,钗及鸡子俱黑色,是中毒也"。(《淳熙三山志》)
也就是说,让人将银钗和熟鸡蛋都含在嘴里,大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如果看到两样东西都变成了黑色,那么就说明此人中了蛊毒。
那么,中蛊毒之后该用手段治疗呢?
可用下方:
五倍子三两,木香、丁香各一十文,甘草三寸(一半炮出火毒,一半生用),糯米二十粒,轻粉三分,硫黄末一钱重,麝香一十文。
装入小沙瓶内,用水煎到药面上产生一层皱皮,说明药已熟,然后滤去渣滓,小碗口服。最好是在早晨服用,然后仰卧,头部略高。服用后会不断有恶心反胃的感觉,最后会吐出肮脏之物,样子如同烂鱼鳔;或者泻肚,拉出秽物。吐出恶物后要喝一盏茶,拉出秽物则需要喝些白粥补充营养。如此十天之后,再服用解毒丸等其他药物,以巩固疗效。
查其配方硫磺末、轻粉等均为有毒之物,其用法用量需要按照医家指导,严格控制。故知此方也不是可以随意服用,必须有专业医生做出判断后才可执行。
“官方防蛊手册”的真正意义
前文已述,蛊毒泛滥成祸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民间信仰。至于是否有所谓蛊毒,蛊毒的危害是否如此之烈,波及范围是否如此之大,我们都是根据历史文献而得到的结果,尚待深入研究。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庆历善救方》这本由皇家颁布的“防蛊手册”,其目的和用途绝非防治蛊毒这么简单。
在《宋史·食货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先是,仁宗在位,哀病者乏方药,为颁《庆历善救方》。知云安军王端请官为给钱和药予民,遂行于天下。尝因京师大疫,命太医和药,内出犀角二本,析而视之。其一通天犀,内侍李舜举请留供帝服御。帝曰:“吾岂贵异物而贱百姓?”竟碎之。
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知,宋仁宗时代京师汴梁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也就是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按照宋代官办医疗救助体系,太医要为百姓调和药物并发放下去,用以防治瘟疫。在太医制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只特别珍贵的通天犀。皇宫內侍得知后,请太医留下这只犀角,想给仁宗皇帝在需要时服用。没想到宋仁宗知道后却说:“我岂能以异物为贵,而以百姓为贱?”说完,命人把犀角砸碎,药末仍然放入为百姓调和的药物之中。
请注意,太医调配药物所根据的医方正是《庆历善救方》!这说明什么,说明《庆历善救方》绝非只是一部“防蛊手册”,其中的药方可以用于对付特大瘟疫,也就是流行病和传染病。
这样我们便窥见了这部著名的官方防蛊手册的另一层价值:为百姓日常防御流行病和传染病,进而推测,也很可能包括常见病。
然而,在那样一个大批百姓“信巫而不信医”的年代,推广一本医书其阻力可想而知。所以,当它以一本“防蛊手册”名义出现时,应该是一项高明之举,民众对它的排斥力一定最小,接受度一定很高。
随着这本防蛊手册的深入人心,过去蒙昧愚顽崇拜巫师的人们,也渐渐开始了主动寻医问药的生活方式,它更是起到了移风易俗的重大作用。
似乎是存在的,只是稀少,据说是虫卵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