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最后被车裂惨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与否?(商鞅变法后为什么被车裂)
先说观点:
从秦国的角度看,商鞅变法打造了当时效率最高的行政系统和最为公平的军功制度,将秦国变成最适合战争的国家,最终统一六国。但弊端在于过于严苛的刑罚和“重农抑商”的思想,也为秦朝的覆灭埋下祸根。而商鞅本人最终被车裂,也是改革受到旧势力的反扑导致。
积极影响
01 推行郡县制,国家动员能力提升
商鞅废除传统的分封制,在秦国推行郡县。并且编订户口,正式居民都要登记,按照人口进行征税。这相当于秦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进行全国人口普查,从此以后,国家有多少常住人口,有多少青壮劳力,能收上来多少税,都会有明确的数据统计。
同时,实行郡县制之后,国家的行政命令能够通过“郡---县---村”这样一层一层迅速传递到百姓面前,整个国家的人口和资源能迅速地被调动起来,这就是在大型战争中,秦国的后勤保障能力远远强于其他六国的原因。
02 明确奖励制度,军队战斗力强
变法中废除的还有世袭制,不论之前的身份如何,贵族和平民一样,只能通过获取军功来得到爵位。清清楚楚的二十等爵制度,让士兵明确地知道,砍了多少颗首级,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爵位,军功意味着一切。秦军随即成为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士兵们甚至“闻战则喜”。这都是和商鞅制定的激励制度分不开的。
03 统一度量衡,影响后世
商鞅在秦国国内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这一举措在变法的时候并不显眼,但是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受到商鞅思想的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从此车同轨、书同文,中国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和统一感。
改革弊端
01 律法太过严苛
商鞅在秦国颁布的法律,基本上沿袭李悝在魏国实施的《法经》。但是商鞅在律法中明显增加了刑罚的力度,比如连坐制,比如种种残忍的肉刑,动辄使人残废。这一点在秦国变法的时候弊端还没有显现,但是在统一之后,秦国严苛的刑罚激起了原来六国百姓极大的愤慨,直接导致了揭竿而起的“大泽乡起义”。
02 “重农抑商”太过极端
商鞅是典型的法家思想,强调“重农抑商”,在农业社会,重视农业发展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商鞅过度的打压商业的发展,并且将这一思想发挥到极致,整个秦国只需要做两件事,“耕”与“战”,将整个社会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这其实对于后来的封建王朝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没有商业的繁荣,就无法激发社会的活力,这在后来的历史中也得到了印证。
商鞅结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成功和深刻的变法,但也因此得罪了一大批贵族。在支持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后,商鞅被秦惠文王和旧贵族联合清算,不得不逃回封地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被杀,尸首也被车裂。
虽然商鞅本人结局不是太好,但其变法本身却被一代又一代秦王推行了下去。秦国的实力得以不断壮大,最终实现了统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性变革,通过商鞅实行的强有力的变法图强,直接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来阐述下变法的优劣,优势:商鞅变法通过将近30年的时间,直接把一个贫弱偏僻的弱秦脱胎换骨,成为可以傲视中原的霸主,通过商鞅的河西之战,一举收回河西失地,后继位国君坚持法家治国,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劣势:秦国统一六国后,法家其实一定程度上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至少不能成为一家独大,仁政或许需要推行,因为国家需要融合和交融,在完全实行严刑峻法有点不合时宜,之前也要进行变革,让法治温柔一点,种种酷刑可以废除。分析利弊之后,我认为,商鞅的法治在秦国早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统一后就暴漏出诸多弊端,也是秦国灭亡的祸患,简而言之,商鞅的法家在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上是巨大的社会进步!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