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身出家的高僧,明朝时期高僧
西峰祖师,是明朝时期的一位高僧,史料没有记载他的俗家姓名,只知道他是青阳县(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人氏。
西峰祖师佛法高深,终生未娶,到圆寂之时依然保持童子之身,因此,被人们尊称为“童体僧”。
西峰祖师十四岁的时候,前去薛镇姥姥家,探望回娘家的母亲,就此住在了舅舅家,再也没有回过家。(我推测他的父母应该是离婚了,所以跟着母亲住在姥姥家。)
有一年,遇上干旱天气,庄稼没水浇灌长得不好,西峰祖师的舅舅很是忧心。西峰祖师对舅舅说:“舅舅,您想不想下一场大雨?你求我,我马上就能让老天爷下雨。”
舅舅听了白了西峰祖师一眼,没好气地说:“你人不大口气不小,真把自己当神仙了?你当你舅舅是傻子吗。”
西峰祖师见舅舅不相信自己,也不争辩,自己制作了一根铁笛子,然后编写了一首《骂天歌》,这首歌的词句非常通俗易懂,甚至有点粗俗。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西峰祖师先是吹奏了一遍铁笛,然后又一手叉着腰,一手指天,昂首挺胸唱了一遍《骂天歌》。
说来也怪,西峰祖师的《骂天歌》唱完之后,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浓云密布,接着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
西峰祖师的舅舅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好像不认识自己的外甥一样。
此后,西峰祖师来到福圣寺出家为僧,他天资聪慧,对佛门经典触类旁通,几年之后就能为大众讲经,成了一位精通佛法的高僧。
多年之后,西峰祖师在福圣寺之中泊然圆寂,肉身不腐,被弟子做成金身供养,那根他亲手制作的铁笛子,也被一起供奉。
此后,凡是附近遇到旱灾,人们便前去西峰祖师金身之前祈祷,几天之后,就会普降甘霖,化解旱情。
到了万历年间,有一位池州知府告老还乡,他临走的时候,动了歪心思,命人把西峰祖师的金身和铁笛子装箱,运到了船上,打算带回自己老家。
寺中僧人不敢得罪知府,只得忍气吞声,任凭他把西峰祖师的金身和铁笛带走。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知府乘坐的大船,到了采石矶的时候遭遇狂风,覆没在水中,知府一家全部沉尸水底。
几天之后,附近一个渔民,捕捉到了一条四五尺长的大鱼,他剖开鱼肚子,发现里面有一根铁笛子。渔民素来信佛,于是将这个铁笛子献给了福圣寺。
福圣寺的僧人接过来一看,认得这个铁笛子正是西峰祖师的遗物,非常激动地供奉了起来,他们觉得这是西峰祖师显灵,才使得铁笛子重回故地。
到了崇祯五六年的时候,青阳县连续两年大旱,一个百姓拿出铁笛子吹了几声,不久之后,天降大雨。
此时西峰祖师早已圆寂多年,他遗留下来的铁笛子却依然“灵异如此”,真不愧是一代高僧。
佛教“肉身佛”之谜:明朝僧人逝世千年后,为何尸身至今完好如初?
舍利是佛教至宝,在得道高僧圆寂之后,便会得到舍利。舍利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僧遗体火化之后得到的舍利子,另一种便是全身舍利。《玄应音义》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这种全身舍利又被人们称之为肉身菩萨。
一般来说人死之后,遗体如果不加以处理,肯定会很快腐败。但是佛家认为,如果潜心修行潜心修行,内心清静无污染,行为高尚,那么在圆寂后便能肉身不腐,成为肉身菩萨。现在供奉于九华山百岁宫的无暇禅师,便是一尊非常有名的肉身菩萨。而九华山也是我国非常出名的佛教名山之一, 宋代吴潜在《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中写道:“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自从唐朝金地藏在这里,开辟了佛教道场之后,九华山一带便先后出现了14尊肉身菩萨,由于战乱和历史原因,一些肉身菩萨被毁,现在只留下了五尊。
▲九华山风景
01
关于无暇禅师的年龄,现在无法完全确定,大约在110~124岁之间。能够确定的是无暇禅师坐化的时间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距今已经有397年。无暇禅师又被人称为海玉和尚,原本是顺天宛平人(现在卢沟桥)。他自幼便在五台山出家为僧,从他24岁起便先后前往峨眉山等佛家圣地游历修行。
万历年间,26岁的无暇禅师来到了九华山,因为他在此有所感悟,于是便在九华山的东崖峰搭了一座小草棚,开始在这里长达数十年的苦修。他的这座小草棚名字叫做摘星亭,无暇禅师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饿了就采食山间野果,渴了就饮用山间清泉。
▲九华山风景
02
在无暇禅师学有所成之后,为了教化后人,他决定抄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和尚抄写经书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无暇禅师所抄写的这部经书却十分独特。因为这部经书是他用自己的舌血加上金粉所写就,据说无暇禅师每7天便放一次舌血,他耗费了整整28年的时间,才将这部81卷的经书全部抄写完毕。
这部经书一直留存到了现在,不管是佛学专家还是文物专家,都认为它极其珍贵,是国家一级文物。无暇禅师在九华山一直生活到了100多岁才圆寂,在他临终之时,无暇禅师将自己完成的81卷经书整理好,放在自己身旁,随后口占一偈,便溘然逝去。
▲明永乐原装《大方广佛华严经》书影
03
无暇禅师圆寂之后,三年遗体都未曾腐败。当朝的崇祯皇帝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正是梦见无暇禅师托梦于他。于是崇祯皇帝便派了一位官员前往九华山寻找。九华山范围很大,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要这样漫无目的的寻找一具遗体,实在难度太高。朝廷官员来巡了很久,也未见踪迹,只能做回京城的打算。
谁知就在这位官员准备回京的头一天晚上,他突然看见山间某处大放祥光,于是第二天他便带着人到放光的地方寻找,这才发现了无暇禅师。崇祯皇帝得到回报后十分高兴,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将无暇禅师封为"应身菩萨",并且专门拨款将无暇禅师塑成金身,还修建了一座摘星庵,专门用于供奉无暇禅师。由于无暇禅师非常长寿,活到了百岁以上,所以人们又将摘星庵,称之为百岁庵。
▲百岁宫入口
从此百岁庵名声大震,来这里学佛修行的人渐渐多起来,百岁庵也被扩建为百岁宫。在无暇禅师圆寂许多年后,百岁宫依然流传着他退火的传说。据说有一次百岁宫遭遇大火,山上的年轻僧人们腿脚利索,都已经跑得不见踪影,只剩下几个行动不便的出家人。这几人生怕无暇禅师也被烧毁,所以想要将他搬走,谁知几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挪动无暇禅师的肉身。眼看大火即将烧身,这几人便对无暇禅师说,如果你不走就大家都不走,要死就死一块儿吧。在这危急关头,无暇禅师的两手抬起,将火退下,这几位老僧人也平安无事,从此人们更加仰慕无暇禅师。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许多寺庙内的佛像都被砸毁焚烧。百岁宫的僧人为了保住无暇禅师的肉身,想出了各种办法,最后他们将无暇禅师,放在地窖中,以钢钎和石板架空,最后再覆盖上泥土,终于保住了无暇禅师的肉身。
▲无暇禅师
结语
如今百岁宫除了是佛家修行之地,也成为了九华山的一个旅游景点。许多人慕名前往,不管是不是信奉佛教的人,到了百岁宫都会去瞻仰一下无暇禅师。且不论无暇禅师这尊肉身菩萨的独特性,光是生前潜心修佛的精神,便十分值得后人尊敬。
为什么高僧圆寂肉身不腐
这是修行的成果之一。僧人安排自己去世后的方式,分别为二种形式,一是火化,这是采用最多、最普遍的方式,包括释迦牟尼也是如此;二是装缸(这是僧人在修行中预知自己有可能修成正果,特将身躯留下作为给世人教育的工具,故在临终时交代弟子将其身躯装入一底部有孔的大缸,周边塞满木炭,存放三年再行打开,若身体未腐烂则代表修成正果,弟子便会漆金保存,称为“金身”。最典型的当属广东六祖惠能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化身金乔觉的金身了),若已腐烂,则从坐缸底部点燃焚化。
因此,火化完的骨灰如属高僧大德,则单独修塔存放,名为“舍利塔”(如少林寺的塔林);如属僧人和居士,则修塔一起存放,名为“海会塔”。不过有趣的是,受中国“入土为安”的习俗影响,寺院会在楼下或塔下增修地下室,以接地气,安厝骨灰,更受信众喜爱,称为“地宫”。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