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孩子没有上进心 家长应该怎么做 对孩子才会有帮助

最新资讯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上进心,也称“进取心”,是一种不断要求上进、立志有所作为的心理状态。有进取心的人,往往有理想、有志气,积极肯干,不怕困难。我想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没有上进心,主要还是针对学习方面的。

上进心,也称“进取心”,是一种不断要求上进、立志有所作为的心理状态。有进取心的人,往往有理想、有志气,积极肯干,不怕困难。我想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没有上进心,主要还是针对学习方面的,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孩子可能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家长会认为孩子对自己要求低,批评他不上进吧,他会拿更差的人来比,好像只要有人垫底就好了。而家长肯定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好,超越同学。很多家长会说难道这也有问题? 我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调查,关于孩子是否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被惩罚。47%的孩子回答是:因为我不听话。32%的孩子觉得是因为惹妈妈生气了。这现象很有趣,但是这也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而受到惩罚。其实不止故事中的这位妈妈,现在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的好或者做的不好的时候,很多家长给与的反馈往往非常简单直接:“真乖”、“真听话”或者“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这么不听话”。 可能很多家长会说“这都是为了孩子好”,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肯定要不断进取。我们看到这类家长在很多时候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只重视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而忽视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呢?好奇心也就是求知欲,是孩子的内在天性,从呱呱坠地开始,孩子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强烈的好奇心,每天都在积极尝试、体验。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有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了吗?而这才是调动孩子上进心的最重要的内在驱力。孩子没有上进心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上进心该怎么办?我的家的孩子现在刚4岁,但是感觉他太没有上进心了,不管做什么都没啥激情,怎么让孩子变得积极向上呢? 那天我带儿子去广场玩,他非常高兴。路上,我让儿子练习数数。从1数到100,每逢九进十的时候,儿子平时总是卡住。这天也一样,卡了几次,儿子就不想再练。我带他出来玩,本来就是想让他在路上多练习的,我说,数不好就不能玩,回家算了。没想到他说:“那我们回家吧。”他宁愿放弃玩也不想数数。我拼命想办法再激励他一下。对了,他平时最喜欢做奥特曼,我就说:“数不好数还怎么当奥特曼呀?”儿子居然仰起小脸恳求道:“那我不当奥特曼了,妈妈,好不好?”我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说。 儿子学画画的时候也这样,很简单的东西,他也不高兴画,推说不会。从幼儿园回来,我问他学了什么,他竟说“不知道”。连激将法都激不起来,孩子是不是缺少上进心呀?&

1.孩子不是容器,并非把知识往脑袋里装,他就能接受、就能成长起来。制约一个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成熟”。与学习内容相对应的身心成熟是前提条件。&

2.四岁孩子不能掌握“逢九进十”属于正常。三四岁的孩子即使能数到100,大多是类似“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唱数”,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数数。

&3.要求孩子做超出自己“临近发展区”的努力,只会使孩子因为反复受挫而感觉自己无能,心理压力倍增,感觉羞耻乃至退缩,丧失自信心。

&1.调整好父母自己的心态。&

(1)坚信孩子都是好学上进的。

&(2)激励是引导孩子发展的好方法,但激励必须掌握分寸。要尽可能给予符合孩子兴趣的、恰到好处的激励。过度激励、通过责备来让幼儿“知耻而后勇”,不仅不起作用还可能挫伤孩子。&

孩子没有上进心 家长应该怎么做 对孩子才会有帮助(图1)

2.教育要找准孩子的“临近发展区”。&

(1)要了解并把握孩子成长的一个个“临近发展区”,给孩子循序渐进的成长空间,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是孩子“跳一跳”可以达到的。&

(2)孩子若坚决拒绝,往往说明这个要求超越了他的临近发展区,应该放弃或降低要求。

&3.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以鼓励为主。 孩子通过成年人特别是自己所信任、依恋、崇拜的父母家人、老师等对自己的评价来形容自我评价。因此,大人随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积极的倾向,及时赞赏、肯定、鼓励,更能使孩子乐于巩固正确的行为,更努力上进,从成功走向成功,慢慢形成良性循环。 临近发展区 临近发展区,又名最近发展区。该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阶段。只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就能加速儿童的发展。 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慎用羞耻感 一般说来,婴儿在1岁半左右就有了自豪感,但羞耻感的出现则要晚得多。 3岁孩子已经有羞耻感,有的孩子甚至有非常强烈的羞耻感。例如案例中的孩子宁愿放弃他所喜欢的游玩,不做奥特曼,不愿学画画,不想背儿歌,都表明每次“不会”带给他的羞耻感非常强烈。 孩子的羞耻感尚在“初级阶段”,因害怕自己失败而退缩是幼儿的心理成熟水平决定的。他们无法做到“知耻而后勇”。假如父母毫不领会挫败感、羞耻感对孩子的伤害,孩子就会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选择逃避——拒绝学习。逃避成习惯的话,孩子会拒绝所有的学习。 概括的、抽象的否定性评价于孩子有害无益 首先,“太没有上进心”这类评价会让孩子感觉委屈和不公平。这种委屈情绪累积产生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久远的,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次,它并不能让孩子明确了解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无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因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其三,它会让孩子接受消极的心理暗示:“我没用,妈妈对我很失望,妈妈不喜欢我”,从而产生负强化作用。

积分落户实用工具

热门文章

更多资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