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形成的原因
作者:eric 时间:2023-08-31
导读:近日来,原本在非洲大草原上肆虐的蝗虫,开始扇动着翅膀向亚洲蔓延。它们飞跃红海,从中东地区一路向东,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印度,前进的速度让人惊恐。好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是沙漠蝗虫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它们入侵中国的可能性并不大。其实,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蝗虫早就跳进了我们的历史,影响我们的文化与传统。蝗灾是怎么产生的?蝗虫本身并不可怕,农民们早已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自己与这大自然造物的紧密联系,知道它们正常的存在和繁殖并不会影响到农业的丰歉。然而,就怕蝗虫们非正常的出现并繁殖,成群结队之后形成
近日来,原本在非洲大草原上肆虐的蝗虫,开始扇动着翅膀向亚洲蔓延。它们飞跃红海,从中东地区一路向东,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印度,前进的速度让人惊恐。好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是沙漠蝗虫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它们入侵中国的可能性并不大。
其实,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蝗虫早就跳进了我们的历史,影响我们的文化与传统。
蝗灾是怎么产生的?蝗虫本身并不可怕,农民们早已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自己与这大自然造物的紧密联系,知道它们正常的存在和繁殖并不会影响到农业的丰歉。然而,就怕蝗虫们非正常的出现并繁殖,成群结队之后形成的阵仗,那真可谓是遮天蔽日,路过之处寸草不生。
那么,蝗灾是如何产生的?可能有以下原因:
- 环境因素,旱极而蝗。在中国,雨热同季叠加的季风气候,在暑热时节,常常导致伏旱或夏涝。飞蝗的爆发,与干旱是相伴相生,正所谓“旱极而蝗”。
- 蝗虫繁殖力极强。蝗虫群居而生,大多数蝗虫从卵中出生不到一个月就可以交配繁殖。一只成年蝗虫可以繁殖两三代,每次产近千个卵。蝗虫一般可以活三个月,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和两代蝗虫共生,假设一只蝗虫产的两代各有500只卵成活,500只虫子雌雄各一半,到它死之前,第一代虫子产的卵250*1000只卵又出生了,就算有一半成活,它的孙子辈儿也有12.5万只,当然还没算它产的那第二波卵。算上后,第三代虫子就有25万,那么第四代呢?12.5万*2*1000,2.5亿只卵,是不是太恐怖了?
- 蝗虫在资源匮乏的时候喜欢成群活动。蝗虫在其生命的早期是没有翅的“若虫”,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独自生活。但是如果食物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会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这种蝗群有统一行动的能力,迁徙进入到其他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的蝗群。
- 蝗虫的卵深藏在地下,不容易被破坏。
- 迁移能力强,不好防治。蝗虫虽然不能一飞冲天,但是他们随着气流跳跃式飞行也能日行两百里。
综上所述,因为蝗虫自身强大的繁殖能力,群居迁移能力强的习性,多爆发于干旱时节,而且是连年的灾害。
从公元前707年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的这两千多年间,中国有记载的蝗灾有800多次,平均每3到5年就有一次。
以唐朝为例,唐代共发生蝗灾40次,秋蝗为18次,占总数的50%;夏蝗为15次,占总次数的41.7%;春冬两季总共为3次,所占比例不到9%。唐代连续三年发生蝗灾的记载高达19年,占蝗灾总年份的47.5%,而连续发生2年以上的蝗灾年份更多,共计31年,所占比例高达77.5%。
那么,历史上古人是如何治理蝗虫的呢?其实,在相当长的时期,古人治蝗的态度是非常消极。一、火烧法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