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灵异恐怖 正文

LOL主播帝师直播遇灵异事件衣柜自己开木偶会转身

作者:eric 时间:2023-09-10
导读:LOL的人气主播帝师以直播讲解玄学风水为大家熟知,帝师幽默风趣的直播风格以及制造另类话题的新鲜度,激起了许多观众的好奇心,一跃成为LOL的红人主播。10月8日晚,帝师直播用中国

LOL的人气主播帝师以直播讲解玄学风水为大家熟知,帝师幽默风趣的直播风格以及制造另类话题的新鲜度,激起了许多观众的好奇心,一跃成为LOL的红人主播。

10月8日晚,帝师直播用中国传统的五行八卦教水友算卦的时候,直播间里遇到了灵异事件。

主播离开房间。

LOL帝师真名叫作孙英雄,是新加坡古风水研究协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古建筑风水客座教授,杭州市装潢协会顾问,中国企业家协会特聘导师,中国风水建筑协会名誉顾问。因为是LOL知名主播小智的朋友,平时也会侃一些游戏的梗,受邀开起了直播。

在直播开始之前,帝师是出去了一段时间的,只留下空荡荡的直播间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的狗叫声。

主播离开房间,注意门是关着的,只留下很小的缝隙。

在视频的大约50秒处,我们看到直播间的衣柜竟自己慢慢打开了,而且柜门的左右摇摆,像是有人在艰难的打开。整个过程持续了有十秒钟。

注意门旁边的衣柜!

然后,1分35秒的时候,原本朝着门口方向的椅子(也就是帝师离开房间时候椅子的朝向)忽然缓缓的往电脑方向移动,过程持续了三秒钟,难道是有人坐回到了椅子上?而且还能清晰的听到“咚”的一声响。

左下角的椅子自己转动了!对比上一张图看,椅子顺时针转动了一下!

主播回到房间

主播回到房间,没有注意到房间的变化,继续为网友们讲解玄学、风水。

3分30秒,帝师回到直播间,开始为观众们讲课算卦。中间有一段帝师在接电话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忽然剧烈咳嗽起来。

视频的6分钟处,帝师开始注意到弹幕里有人在刷柜门开了、椅子转了的弹幕,也开始疑惑起来。这时候离异的事情又来了,帝师的直播里开始声画不同步,有的声音出来了画面没有,像是受到了什么东西的干扰。帝师自己也害怕了,以为是网友在瞎带节奏,以为是好友小智来逛直播间了,便不再管弹幕的时候继续讲课。

网友们发弹幕提醒主播遇到了灵异事件。但是主播表示怀疑,并不是很相信。说衣柜门本来就是开着的。

主播起身去关柜门。

在视频的最后,更离奇的事情出现了,帝师身后的僵尸玩偶竟然自己悄悄转过身来直对着电脑,而帝师对此竟浑然不知。

注意!主播旁边的玩偶逆时针转动了!可以对比上一张图,玩偶转向了摄像头!

主播并没有发现异常,继续给大家上课。不知道帝师知道后,对于自己直播时发生灵异事件作何感想。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120积分 undefined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undefined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1991年事件后,为什么梅里雪山成了人类“禁地”?

梅里雪山之所以禁止攀登,主要是因为历年来连续有登山者在山上遇难。据说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登到山顶,尤其是91年日本登山队足足有17人丧命于此。而且梅里雪山在藏民的眼中属于一座神山,认为上面禁锢着一方山神是不可随意冒犯的,所以一直都在呼吁关闭登山路线。

其实对于当地人而言,梅里雪山中的卡瓦格博峰始终都是他们敬畏的存在。因为这里被他们定义为神山,有神灵居住于此保佑着他们长治久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下,当地人对其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卡瓦格博峰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随着人们起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为这都是封建迷信,这座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登山者征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场关于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动就此展开。

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队成功获得了在我国攀登梅里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请,与我国登山队员一起,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队和无数后勤保障人员的巨大组织。在获得我国审批之后,次年登山队立即驻扎在了卡瓦格博峰的山脚下,开始了长期的探测检查活动。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1990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进入云南省德钦县,要攀登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攀登之前,遭遇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阻挠不成,甚至变成诅咒,不知道是不是诅咒应验,一夜时间,17名登山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装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神山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传说卡瓦格博有九个头,18只手臂,长得凶神恶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教化,成了神将,保护一方。在藏民心里,这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藏民到这里转山,这一习俗已经延续700多年。

转山一项传统而神圣的活动,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卡瓦格博山神是属羊的,藏历羊年转一圈,相当于13圈,如果是藏历水羊年,转一圈相当于60圈。

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山脉实际上叫太子雪山,也叫太子十三峰,而真正的梅里雪山是与太子雪山相连的一座山脉,《云南省志》中,对太子雪山和梅里雪山的范围有确切的说明。

之所以二者被混为一谈,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工作人员错误地将太子雪山标记为梅里雪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梅里雪山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个错误也始终没有被纠正。所以现在人们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山脉称为梅里雪山。

攀登梅里雪山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英国一支登山队伍首次向梅里发出挑战,但攀登的并不是卡瓦格博,而是缅茨姆峰。缅茨姆峰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缅茨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海神女,相传缅茨姆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妻子。

1987年,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当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攀登路线,耗时3个月,到达海拔5100米的高度,因为天气恶劣,经常下大雪、雪崩不断而放弃。

1988年6月,美国一个名叫克里奇的人率领一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他的父亲抗战时曾驾驶着一架军用飞机不知是何原因坠入雪山,克里奇想要找到他父亲的遗体,但最终只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

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打算攀登卡瓦格博,选择的是与1987年不同的路线,到达4500米高度时,他们观察了一下上山的路线,准备第2年年初继续攀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年1月正式攀登时,天气特别恶劣,下了几天的大雪,因为种种原因,这次攀登失败,只达到海拔4350米的高度,还不及前一年。

这次行程否定了第2次选择的路线。攀登卡瓦格博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雨崩冰川。

世界第二大山难

1990年,中国和日本再次联合组建登山队,主体是彼时日本实力最强的京都大学登山队,队长是日本气象学家井上治郎,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还有几位科学家。登山队中有1/3的人攀登过8千米以上的高山,为了行程更加顺利,配备了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很多日本企业愿意赞助这次登山行动。

登山队这次选择的就是雨崩冰川路线,一行人充满了信心,虽然没有成功攀登的记录,但在登山运动者的眼中,7千米以下的雪山根本就不在话下,所以在他们看来,6740米的卡瓦博格只是一座小雪山,没有困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登山遭到了当地藏民的反对。虽然登山队之前进行过长期周密的考察,对地形地貌以及气候都深有了解,但却忽略了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他们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卡瓦格博赐予的,他们不允许有人爬到神山的头顶上,爬上去,就是对神不敬,爬上去,就会对当地人今后的生活有影响。藏族长老还告诉登山队员,如果攀登神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当时有一位中方联络官在登山队和村民之间进行联络调解,甚至还带着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去了日本,希望双方进一步沟通,让登山之行更加顺利。但无论怎样,村民就是不同意。

1990年年底,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取得了国务院批准之后,制定了攀登路线,誓要到达山顶。他们在卡瓦格博对面的飞来寺举行了出发仪式,队员们还带着从日本出发时寺庙里求来的护身符。

另一面,就在这些登山队员信心满满准备攀登时,无数藏民自发跪在山脚下,他们虔诚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要山神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者施以惩戒。

1990年11月底,登山队到达海拔3200米的云南德钦县雨崩村,12月1号,在海拔347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12月8日至12月26日期间,分别在海拔4900米、5300米、5100米、5900米,建立了4个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3号营地时,中日两方有分歧,中方认为应该将营地建在远离山脊的地方,万一发生雪崩,远离山脊,可以保证队员们的安全。但日方却觉得,3号营地应尽量靠近山脊中部的4号营地,如果3号营地远离山脊,距2号营地太近,没有作用。而且攀登时正处于温度较低时期,3号营地靠近山脊,可以缩短登山的时间。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队长井上治郎派队员上山进行考察,可是山上大雾重重,所以无法对营地建立给出有用的建议,最终方案折中了一下,3号营地建在了争议地点中间的位置。

3号营地建立后的一个中午,突然一声巨响,冰川夹杂着雪浪向营地扑去,十几分钟之后,营地在气浪中重现,雪崩线距离3号营地仅几百米。这会不会是卡瓦格博对攀登者的警告,亦或者是藏民的虔诚祈祷得以应验,无人知晓,但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在示警,提醒登山队员,这次行程危机重重。

12月28日中午11:30,5名突击队员以4号营地为基冲击峰顶,并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此时的高度是6200米,在3号营地等待的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欢呼雀跃,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攀登高度。

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天气突然有了变化。当登山队到达6470米时,副队长宋志义觉得不远处有云层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移动,气温也在下降,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每个人脸上,大家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地拉起了帐篷。

这次风雪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16:00,队长井上治郎作出决定,大家返回3号营地,不再继续攀登。不过此时突击队想撤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恶劣的天气导致他们连方向都找不到,他们只能做好在山上过夜的准备。

晚上10:15,风雪突然停了。神山似乎在戏弄他们,想下山时让他们找不到路,做好了在山上过夜的准备,月亮却映着雪地,跟之前的乌云密布大相径庭。

晚上11:13,5名突击队员回到了3号营地。也许这次遭遇是卡瓦格博给队员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难而返,但他们观察了峰顶后却认为,没有无法克服的难点,他们甚至摆酒庆祝,并打算1991年1月1日登顶。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山下的村民得知,村民们特别气愤,不少藏民和喇嘛在飞来寺聚集,诅咒登山队,他们甚至说,如果卡瓦格博不显出神威,以后就不再敬他。

也许诅咒真的管用。12月29日,下起了暴雪,原定的1月1日登顶无法达成,之后的几天里,因为雪太大,3号营地的17人被困在了原地,山上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络只能靠对讲机。同是这一天,联络官带下山一份电报,是队长井上治郎拟定的,他已预见登顶成功,并告诉联络官,一旦登顶,立即将电报发布出去。也正是这份电报,让联络官成了幸存者。

1月3日晚上10:30,大本营和3号营地的人员通过对讲机沟通情况,3号营地的人说,雪已经有1.6米厚,每隔几个小时,帐篷周围的积雪就要清理一下,有几个人说,眼前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寺庙。关于这件事,曾被解释为人在高海拔地区出现的幻觉。

这次通话之后,山上的队员关闭了对讲机,对讲机使用的是蓄电池,夜晚关上,能省些电。大本营有发电机,对讲机一直是开着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灵主宰。正是这天下午,一位登山队员8岁的儿子在家里不写作业,伏案流泪,说他的爸爸被雪埋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不许胡说,不吉利。

1月4日早上,大本营没有收到3号营地的信息,而以往,3号营地的人五六点钟就起来,对讲机里会有说话的声音

7:30分,对讲机里静悄悄的,待在大本营的人心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不停地呼叫3号营地。山上的17个人每人有一部对讲机,不可能所有的对讲机同一时间都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失联很正常,以前也有登山者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最后活着回来了,所以还是再等等。

1月4日早上10点,联络官向云南省体委报告了情况,随后大家等待救援。此时的梅里雪山一改前几日的风雪呼啸,转而变得晴空万里。大本营的队员虽救人心切,但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专业的指挥员及登山队员都在山上,大本营里多数是后勤人员,缺少经验。

艰难搜救

1月8日,中国登山队救援小组到达。卡瓦格博的太阳好像跟人玩捉迷藏,救援队没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是救援队一来,又开始风雪夹击,之后的几天,天气一直很恶劣。幸存的那位联络官后来说,如果真的有神灵存在,那么他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可是我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1月9日,一架侦察机在天空中拍下了3号营地的照片,有山体滑坡的迹象,3号营地上有30万吨云团样堆积物,从这个照片来判断,应该是雪崩导致了山难。

1月16日,彼时国内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到达。

1月20日,日本救援队抵达。几支救援队奋力寻找,但几次无功而返,甚至连2号营地都到不了,3号营地更是遥不可及。

1月21号,西藏搜救队再次向2号营地出发,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带,路上积雪难行,他们就用铁铲挖,挖一步前进一步,一个小时只能走十几米,而且危险性也很大。之所以没带帐篷,是因为他们认为2号营地应该有之前登山队员留下的帐篷,可是到达2号营地之后,大家用铁锹挖了足足两个小时,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挖到帐篷的影子。有人分析,也许是之前的17个人全都去了3号营地,所以把帐篷也带了过去,2号营地没有留下帐篷。

没有帐篷就没有落脚点,也就不能继续前进了,所以没办法,大家只能撤回1号营地。累坏了的队员倒头就睡,可没多大一会就听到了雪崩的声音,大家判断,雪崩的位置应该就在2号营地附近。这次雪崩让大家睡意全无,穿好了衣服坐在帐篷里等着天亮。

据一位搜救队员说,曾在2号营地找到了一位日本队员的日记本,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离奇的事情: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1月1日,一位日本队员持续高烧说胡话,不停地说着“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1月3日,有部分队员希望早日下山,指挥员同意天气转好后让一部分队员先回大本营,晚上10点之后通讯仪被干扰,外面十分安静,有大雾,看不见月色。后来日记中还有一些潦草的字迹,字体歪歪扭扭,似乎是在特别恐惧的情况下写的,有的看不清,后面还有几页像是被撕掉了:他们来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救救我。

失踪的17人都在3号营地,这本日记本来也应该在3号营地,为什么会在2号营地被发现,没有人能解释,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搜救队上山,经历艰难险阻,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找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而且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一位日本搜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的队员发现,这根登山杖被冻在冰河下面几米处,这是千年万年才会有的景象。在搜救过程中,几位队员还看到过数次黑影,像是之前的登山队员,但又无法确认。

1月22日,搜救宣告失败,救援队将要撤离。就在这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大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被摧毁,直径50厘米以上的树全都倒在了地上。这片林子倒得奇怪,林子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在雪崩线上,仅仅是气浪就把这些树给毁了。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山神的又一次警告。

山难发生后,3后营地的位置成议论了焦点,也许,完全听从任何一方的建议都不会全军覆没,但逝者已逝,假设没有意义。随后的几个月,又组织了几次搜索,但都一无所获。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准备,但这次登山行动仍旧在短时间内匆匆收场,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7名登山队员失踪,这是仅次于列宁峰山难的世界第二大山难。

91年以后,当地下了几次很大的冰雹,有一些水电站的变压器被烧坏了,牲口死了不少,庄稼的收成没有往年那么好。藏民说,这就是对神灵不敬的结果。也有人说,17人登山时卡瓦格博不在家,去印度开神山大会,回来时看到肩膀上有几个黑点,他就抖了一下,把这些人抖了下来。

随后几年,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很多国家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出于对死难者的尊重,云南省为日本京都大学保留了5年的首登权。

1996年,也就是首登权的最后一年,日本登山队再次攀登卡瓦格博。

攀登之前,登山队员曾到91年失踪的17名勇士纪念碑前许下誓言,他们还请了活佛,希望顺利登顶,而这次藏民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他们躺在登山队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扬言,想登山,就要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因为当地藏民的百般阻挠,最后活佛说:希望无人登顶,也无人伤亡。

96年2月1日,登山队终于到达91年4号营地的高度,可就在即将登顶的时候,登山队收到了日本气象厅的消息,未来两天的时间,这里会有大暴风雪,比91年的那次降雪还要大。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登山队员手中的气象仪显示天气即将骤变,头顶上的乌云也越来越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登山队员迅速撤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下来就行,所有的备品都不要了。按照正常速度,从4号营地返回大本营需要6天的时间,而这些队员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回来了,这次攀登止步于海拔6250米。

戏剧性的是,就在他们返回大本营之后,接到了气象局的消息,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给吹走了,未来的几天,天气还是不错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已经没有了勇气和信心再次挑战卡瓦格博。

也许是活佛祈愿成真,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不让人类染指这座神山。

1997年,日本公开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1998年,德钦县明永村,牧民在明永冰川发现了91年遇难者的遗物,继而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当地藏民说,对山神不敬的人要被拉去做7年的奴仆,而发现遇难者遗体时距离1991年正好是7年。

卡瓦格博神秘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感动与善良。中日联合登山队员失踪之后的几年,有关部门一直举办公祭活动,17名勇士的家属会到卡瓦格博来进行祭奠。有一年,大家刚来到德钦县就下起了大雪,第2天早上雪也没有停的意思,后来又下了雨,能见度很低,有关部门的铲雪车开道。

此时的家属们想见一见雪山真容,也许这样才能让大家心里有所慰藉,他们想知道勇士们为什么那么执着,非要攀到顶峰不可。因为糟糕的天气,大家情绪都很低落,其中一位家属大声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并且说“我来看你了!”其他的家属也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没想到此时阴霾突然散开,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揭开了朦胧面纱的雪山美得惊艳,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勇士的执念。仅仅10多分钟之后,天空中又开始阴云密布。

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

2004年,曾不靠外援登上珠峰的冒险狂人王天汉试图攀登卡瓦格博,但被当地村民及有关部门阻拦。

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卡瓦格博途中失踪。

灵异也好,宿命也罢,也许真的有一些事是人类的认知无法企及的,也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似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主宰能力的力量,是信仰,是文化,更是敬畏。

lol主播帝师灵异事件是真的吗

应该是的,衣柜门打开不可怕,但是他接到一个电话的时候咳嗽有点可怕,而且他的直播间里面有时候画面和声音不协调有点可怕。。。

盘点那些在直播时发生的灵异事件 到底是真的还是炒作

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直播平台纷纷出现,而主播只要坐在家里打打游戏唱唱歌聊聊天就可以赚到钱,成为众多年轻人最佳的选择,而在直播行业也曾传出过一些灵异事件,相信也有不少人挺感兴趣的,下面探秘志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近些年来,那些在直播时发生的灵异事件和背后的真相。
一、日本女主播遭遇鬼手摸头
最近一段时间一位日本的女主播在直播的过程突然出现一些灵异现象,在自己身后的门突然打开了,女主播回头看了一下没有什么异常也没在意就继续和观众们互动,后来很多网友都说门后有人,女主播就出去看了一下并未发现什么,回来继续直播,就在第二次回头的时候突然出现一只鬼手摸头吓坏众多的观众。
二、女主播背后镜子神秘转头
在斗鱼TV上,有一位女主播在房间里进行直播的时候,在自己的背后有一面梳妆桌子上面有面大镜子,就在直播时发生了一幕惊悚的画面,网友们在观看她直播的时候,突然镜子里的人转了一下头,而主播还在和观众进行聊天,发现本人和镜子里的背影完全不同步,并且人也没有转头,这一事件可是吓坏不少当时在观看直播的观众,这也让小编突然毛骨悚然,想起日本某些恐怖片情节。
这一段直播内容被观众记录了下来,有人认为是因为当时网络延迟,但如果是网络延迟的话,镜子也应该是延迟的,所以这个解释很明显不成立。还有网友说可能是她旁边还有一个人同时直播,是女主播故弄玄虚,但女主播随后在微博澄清,表示自己看了截图也吓了一跳,对于这诡异的一幕你怎么看?
三、主播帝师遭遇灵异事件
看过帝师直播的人都知道,帝师直播的内容是讲解一些风水玄学的东西,这种另类的话题也是受到众多观众的喜欢,而在某次直播过程中出现了灵异事件,在帝师离开位置的时候房间里没有人在,突然衣柜开始慢慢自己打开,在这之后椅子也突然转动了一下,在回来直播后帝师身后的僵尸玩偶也悄悄转过来面对电脑,而当时帝师还在和观众互动没有注意到。
那么这些所谓的发生在直播时的灵异事件都是真的吗?其实主播平台虽然看上去风光无限,但实际上竞争还是蛮大的,有人气的主播有一定的粉丝量无所谓,那些没人气的主播想要赚钱就要靠一些营销手段来推广自己,这些灵异事件不乏有一定的造假嫌疑存在,谁又知道其中的真相呢。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天钥桥路518号 电话:13370044850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